设为首页
收藏本站
账户
QQ登陆
登陆
注册
首页
Portal
论坛
BBS
资料
邮件
搜索
本版
文章
帖子
用户
»
论坛
›
喜马拉雅登山论坛主版
›
中国登山新闻
›
[西]1970年-2020年十大探险活动-#1,珠穆朗玛峰的独立攀 ...
返回列表
查看:
59
|
回复:
0
[西]1970年-2020年十大探险活动-#1,珠穆朗玛峰的独立攀登
[复制链接]
mintina
mintina
当前离线
积分
45528
发表于 2021-1-1 12:37
|
显示全部楼层
|
阅读模式
编译:Mintina
1980年,珠穆朗玛峰北壁的东绒布冰川
照片提供:Reinhold Messner
超越旅行自身的直觉价值,探险活动一直都是关于成为第一的游戏。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,高海拔登山从首攀转向专注于全新线路的风格和难度方面。围攻风格的探险之旅为规模更小,更为灵活的团队,在更具挑战区域尝试技术性攀爬的人们让路。
当时喜马拉雅山区登山的时代潮流便是倾向于更为快速,更为轻便的旅行。尽管下一步便是在不接住辅助氧气的情况下,去往珠穆朗玛峰顶端,但是登山者们和医生们都认为这并无可能。自1924年,Edward Norton没有借住辅助氧气,来到距离顶峰300米处的地点后,对于这种可能性的猜想便一直存在。
这样的诱惑足以吸引声名显赫的欧洲二人组,Reinhold Messner及Peter Habeler来到这里一试。他们因自己在阿尔卑斯山区测试线路的精彩表现而被人们所知,各自完成了多座八千米级别山峰的攀爬,而且1975年,他们没有使用辅助氧气,登顶了迦舒布鲁姆I峰。即使如此,根据医疗群体的看法,珠穆朗玛峰也被视作海拔过高,空气“太过稀薄”。
Messner和Habeler身处珠穆朗玛峰,1978年
就在Roger Bannister打破每英里/4分钟的跑步纪录时,此刻,可能性的大门也为其他顶尖登山者敞开。人类身体条件的极限和人类精神意志的范畴也正在拓宽。不过,这并不意味着,对于其他人希望复制,过程就会变得简单。总之,Habeler在去往顶峰的最后100米距离几乎完全爬行,而Messner生动地描述了二人通过刀刃山脊时的情景:“我不在属于自己,或是我眼前所见到的景象。我不过是一块努力挣扎喘息的肺,在雾气和山峰间飘动。”
对于这样标志性的时刻并不满足,1980年季风季后,Messner迫切地开始另外一次攀登。不接住辅助氧气登顶珠穆朗玛峰,但是这一次是独自一人,从山峰北侧进行尝试。仅是他自己,山峰,他怀孕的女友身处大本营。东绒布冰川甚至没有出现联络官的身影。他是自己所付出努力的唯一见证者。
充分利用后季风季更为稳定的天气状况,而且随着故事的进展,而且也为了超越日本登山者,Naomi Uemura(植树 直己)的独立攀爬尝试,他把自己的日程安排提前。这使他依然有一个月的时间在西藏自治区境内的西藏高原进行训练,并为去往死亡地点的另外一次不接住辅助氧气的攀登做好准备。
在完成部分海拔适应训练,并向山峰北坳运送物资后,Messner于1980年8月18日出发,去往山峰顶部。离开前进营地数小时后,晚间,他在山峰海拔超过7,000米高度掉入一处冰裂缝。幸运生还,Messner把自己拖出,并继续沿北脊行进。
第二日,他沿直线行进两公里,通过巨大且容易发生雪崩的山峰北壁,来到巨大(也被称之为Norton)山肩。在这里,他在海拔约8,200米处开辟一处区域,露天宿营。身处这里,孤身一人,与世隔绝。他就像是身在月球一半。第二日下午一时,Messner拖着疲惫的身躯通过山肩,到达世界之巅 - 这是从大本营出发后的第三日。也是首位真正独自一人站在顶峰的登山者。
1980年8月20日。
1980年,珠穆朗玛峰的独立攀登
照片提供:Reinhold Messner
最后,Messner描述这样描述他在山峰顶部停留的时刻。他说到,“
我处在持续的愤怒状态;到达珠穆朗玛峰顶端当日,我人生之中从未经历过如此疲惫。我仅是坐在,坐在那里,无视周围的一切...我知道,这是我体能的极限。
”
回到巨大山肩,夜幕降临,他扔掉了自己的装备,极速返回前进营地,计划一气呵成撤离。最终回到安全地带,他的女友,Nena Holguin,随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,“看起来如同一位宿醉的人从垭口返回,与四日前离开时截然不同。他眼中包含泪水,看向我。他的脸色蜡黄,他的嘴唇干裂,脱皮。”
独自一人,没有辅助氧气,身处危险区域,毫无救援希望,处于人类已知耐力的最大极限,Messner为这个梦想付出一切,到达世界之巅,转瞬即逝的一刻。为了证明攀爬的可能。
即使遭受了最为严苛的批评,Messner有时被指责表现出豪无必要的狂妄自大,人们必须接受,(完成这样一次探险活动的)动力和意志确实不同寻常。与每英里/4分钟跑步纪录相媲美的体能和心理的双重挑战,山岳文学作家,john Krakauer把此次旅程描述成“被广泛认定为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登山成就。”
1978年,南迦帕尔巴特峰的独立攀登
照片提供:Reinhold Messner Collection
美国珠穆朗玛峰先锋登山者,Tom Hornbein(霍因贝尔)在当时准确地捕捉到登山群体的感受,他说到,“如同哥白尼一般,Messner展现出观察自我世界的全新方式,他把登山运动转化为我们(现在)所知的样子。”
这也成为Messner独立事业接下来一步的催化剂。这让他拥有信心和知识,认识到自己能够成为首位攀登全部八千米级别山峰,而且期间无需借住辅助氧气的人。
传奇高海拔登山者,Doug Scott也通过当时的环境分析了此次攀爬的影响。“Reinhold,非常强壮,而且极具动力和经验,独自一人,从山峰北侧,沿部分全新路线区域,仅有他怀孕的女友作为支持的情况下,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。”
“我们大多数人定期去往户外,尝试全新的事情,不过是把在我们之前人们所完成的事情推进一小步。而Reinhold的确向前迈进了一大步。步幅惊人,”Scott说到。
Messner在40年前完成的攀爬被视作是登山历史的标志性事件,而且时至今日,依然被看作是巨大成就。自此,仅有极少数登山者在没有使用辅助氧气的情况下到达山峰顶端,而更少人完成了真正的独立攀登。
这是我们评选出的认识未知领域的全部十次顶尖探险活动,包括从地理,体能或是心理角度。但是毋庸置疑,40年前某个下午,作为独自一日,到达地球海拔最高点第一人的攀爬绝对是其中最为艰难,最为大胆,也是最具远见的探险活动。
信息来源:Ash Routen
回复
使用道具
举报
返回列表
高级模式
B
Color
Image
Link
Quote
Code
Smilies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
登录
|
注册
本版积分规则
发表回复
回帖并转播
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
推荐阅读
更多
Advertisement
用微信扫一扫
互动赢积分
返回顶部
返回列表